Email Alert
|
Rss
首页
内容
出版道德准则
关于 MR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专刊与专栏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作者的道德准则
审稿人的道德准则
编辑的道德准则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及收录
作者及读者
审稿专家
编辑登录
作者登录
读者登录
投稿指南
稿件处理流程
万方查重
申请成为审稿专家
审稿专家登录
光热调控超材料的应用与创新
客座编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 垚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豆书亮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徐洪波教授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用于可穿戴热管理的智能纤维及织物
张荣振, 柏浩
材料导报
2025,39(1 ):24080088 -11. DOI:10.11896/cldb.24080088
摘要
(
1059
)
PDF(pc)
(34421KB)(
71
)
收藏
保持热舒适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利用纤维和织物进行个人热管理不仅能提升热舒适度,还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然而,传统的织物无法满足人类在不同环境下的热舒适需求,迫使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可穿戴热管理材料。基于材料化学、物理和纳米技术,目前已经开发出许多具有优异热管理性能的纤维及织物。本文综述了体温调节的创新策略和可穿戴热管理材料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各种先进的被动和主动热管理材料,旨在梳理热管理材料的工作机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首先介绍了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基础,随后详细探讨了被动和主动热管理纤维和织物的工作原理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缺点,最后从商业应用的角度对可穿戴热管理纤维及织物的未来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面向建筑节能的新型光热调控技术:主动电致变色与被动辐射制冷
赵思名, 郭震宇, 黄娅, 蓝帆, 赵卓菁, 李润, 张如范
材料导报
2025,39(1 ):24100008 -18. DOI:10.11896/cldb.24100008
摘要
(
580
)
PDF(pc)
(84359KB)(
56
)
收藏
发展新型节能制冷技术对实现建筑热管理与节能具有重大意义。辐射是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传热方式,其中,太阳辐射和环境热辐射是两种重要的能量介质。光热调控是一种通过对太阳辐射和热辐射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对物体内部温度管理的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材料对太阳辐射与热辐射有不同的光谱的响应需求,可分为主动/被动型光热调控材料。主动型光热调控材料具有可调度高、能耗低等优点,被动型光热调控材料具有零能耗、温度调控能力强等优势,都备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主动电致变色与被动辐射制冷为新型光热调控技术的代表,重点概述了其相关的调控原理;基于光谱设计策略及其原理,综述了电致变色材料与辐射制冷材料的相关发展研究,并进一步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二氧化钒智能热控涂层光学结构原理及研究进展
范浩博, 豆书亮, 李垚
材料导报
2025,39(1 ):24100229 -10. DOI:10.11896/cldb.24100229
摘要
(
799
)
PDF(pc)
(37722KB)(
64
)
收藏
传统热控涂层发射率固定,难以满足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VO
2
智能热控涂层具有无源自适应和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从VO
2
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出发,通过分析VO
2
智能热控涂层红外波段发射率调控机理,综述了法布里-珀罗(F-P)谐振腔、超表面、光子晶体和纳米复合薄膜四种结构的VO
2
智能热控涂层光学设计方法和研究进展,提取在工程应用中导致VO
2
智能热控涂层的空间稳定性降低的关键因素,对VO
2
智能热控涂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进展
张文霞, 贾岩, 程海峰, 刘东青
材料导报
2025,39(1 ):24100119 -11. DOI:10.11896/cldb.24100119
摘要
(
935
)
PDF(pc)
(29876KB)(
69
)
收藏
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轻巧、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性能好、易于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智能传感器、智能窗户、柔性可穿戴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较于易泄漏、安全性低的液态器件,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易于封装且安全性高,具有更好的综合应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详细综述了无机与有机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及应用,并对比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优缺点。最后,从性能瓶颈、工艺难点及产业化等角度展望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木基光热转换功能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党奔, 陈志俊
材料导报
2025,39(1 ):24100143 -13. DOI:10.11896/cldb.24100143
摘要
(
512
)
PDF(pc)
(70221KB)(
42
)
收藏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消耗,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目前,使用绿色、环保的能源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的新型材料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趋势。光热转换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应用于诸多领域,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木材是地球上极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凭借储量丰富、可再生、可降解、简单易得等特点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将光热转换技术和木材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还能实现林木资源低碳、高效的利用。本文介绍了木基光热转换材料的作用机理,简述了光热转换技术、木材构建光热转换材料在当前取得的进展,概述了木基光热转换材料在水处理、产电、产氢、相变储能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基于超构表面的偏振探测器件研究进展
赵相锐, 孙飞莹, 彭阳, 娄泰铭, 张先宁, 张洪尘, 魏兴战
材料导报
2025,39(1 ):24100061 -12. DOI:10.11896/cldb.24100061
摘要
(
811
)
PDF(pc)
(30079KB)(
37
)
收藏
偏振探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探测手段,具有强抗干扰能力,并能有效提升探测距离,在光学遥感、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和水下成像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偏振探测系统存在体积庞大、光路复杂等问题,在小型化和集成化方面存在严峻挑战。超构表面是由人工亚波长结构单元组成的二维周期性阵列,可根据入射光偏振态对光场进行精细调控,有效降低偏振探测系统的尺寸,提升器件的集成程度,为小型化偏振探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分析超构表面与偏振探测相关的光场调控机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基于超构表面的光子型与光热型偏振探测器件,并对现存问题与未来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自适应变色迷彩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吴法霖, 邓贤明, 张天才, 程云涛, 陈坤, 高琴, 孙宽
材料导报
2025,39(1 ):24080036 -5. DOI:10.11896/cldb.24080036
摘要
(
651
)
PDF(pc)
(28799KB)(
58
)
收藏
为有效提高装备在野外与不同的背景快速融合的需求,采用利于大面积生产和低成本的丝网印刷方法制备自适应温致变色迷彩涂层。利用氟碳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包覆变色材料,研究涂层制备体系和制备工艺,并通过对变色涂层进行性能测试,制备得到具有应用前景的可逆变色迷彩涂层。本研究利用升温辅助层与变色迷彩涂层共同作用,实现了变色迷彩涂层快速可逆自适应变化。利用色差仪、万能拉伸机、耐水色牢度测试仪、盐雾试验机等仪器对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聚氨酯树脂体系制备的温致变色迷彩涂层具有应用前景,当变色迷彩涂层厚度为0.6 mm时,涂层变色时间为6~9 s。将变色迷彩涂层放置于林地、荒漠中,可探测度分别约为0.51、0.56。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调控材料研究进展
解伟荣, 周涵
材料导报
2025,39(1 ):24110064 -8. DOI:10.11896/cldb.24110064
摘要
(
776
)
PDF(pc)
(37593KB)(
39
)
收藏
所有温度高于0 K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热辐射,这种辐射特性与其发射率密切相关,固定的发射率使多数物体只能呈现单一的热辐射特性。而实际应用场景中,为适应不同环境和功能要求,动态调控物体的热辐射特性至关重要。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调控材料不受环境条件制约,调控幅度高,且轻质、灵活、便携,在使用和存储中都具有突出优势。本文总结了导电聚合物、碳基材料、可逆金属电沉积等几种典型的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调控材料研究进展,介绍了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调控器件的应用前景,并指明了其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纤维素基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
丁鉴峒, 谌阳, 宋坤, 张立佳, 孟赟慧, 李晓白, 潘梦瑶, 马洪伟
材料导报
2025,39(1 ):24100081 -9. DOI:10.11896/cldb.24100081
摘要
(
958
)
PDF(pc)
(36288KB)(
66
)
收藏
纤维素基光子晶体是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为主要构成材料的光子晶体,其结构通常由周期性排列的、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纤维素材料或纤维素与其他材料的复合物构成,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光子的传播特性。纤维素基光子晶体的优势在于纤维素材料的可持续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使其在生物传感、光学器件和手性光子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年来,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因其精细的纳米结构、优异的机械性能、较低的膨胀系数,以及出色的可塑性和黏结性,在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中备受关注。然而,关于其他类型的纤维素基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论述仍显不足。本文从纤维素基光子晶体的种类入手,首先介绍了其光学调控机制及制备方法,进一步综述了不同种类纤维素光子晶体在传感器件、光学防伪和其他智能材料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当前纤维素基光子晶体材料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渝ICP备12006835号-3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923号
版权所有:《材料导报》编辑部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邮编:401121
E-mail:editor@mat-re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