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Alert
|
Rss
首页
内容
出版道德准则
关于 MR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专刊与专栏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作者的道德准则
审稿人的道德准则
编辑的道德准则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及收录
作者及读者
审稿专家
编辑登录
作者登录
读者登录
投稿指南
稿件处理流程
申请成为审稿专家
审稿专家登录
智能材料与技术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导电织物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马飞祥,丁晨,凌忠文,袁伟,孟秀清,苏文明,崔铮
材料导报
2020,34(1 ):1114 -1125. DOI:10.11896/cldb.19110040
摘要
(
1426
)
PDF(pc)
(7407KB)(
424
)
收藏
织物面料由于其优异的柔韧性及透气吸水特性,越来越多地被选择为柔性电子器件的衬底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可穿戴电子领域。其中如何实现普通织物具有导电性,并满足弯曲、拉伸,甚至洗涤状态下仍然保持电学稳定性,是各种织物基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基础。本文首先综述了当前制备导电织物的各种方法,并依次展开论述,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导电织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用性、舒适性、规模化、低成本等;最后对导电织物在柔性可穿戴电子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人工肌肉纤维的研究进展
王玉莲, 邸江涛, 李清文
材料导报
2021,35(1 ):1183 -1195. DOI:10.11896/cldb.20030153
摘要
(
1539
)
PDF(pc)
(10908KB)(
477
)
收藏
人工肌肉领域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过去30年中发展迅速。人工肌肉是指一类材料在受到外部刺激如电压、电流、温度、压力、光线、湿度等产生响应,通过自身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形变的材料,其在软体机器人、假肢、外骨骼及温度调节服等多种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肌肉根据其宏观表现形态一般可分为膜状和纤维状。纤维状人工肌肉可将外界刺激导致的体积膨胀通过其螺旋结构转换为纤维径向的转动和轴向的收缩,从而形成旋转驱动和伸缩驱动,其能量转换效率、功率密度以及做功都远高于现有的一些膜状驱动器。另外,纤维状人工肌肉不仅可以完成伸缩、转动等运动,还可通过并股和编织等方式实现更复杂的运动,因其力学性能优异、柔韧性好,且在形式上更接近自然生物肌肉,从而更具优势。人工肌肉纤维还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驱动,包括温差驱动、溶剂/气体吸附或渗透驱动、电化学驱动以及气压驱动。
近年来,基于柔性纤维状材料的人工肌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工高分子纤维(如尼龙线)、人工无机纤维(如碳纳米管纤维、石墨烯纤维等)、天然纤维(如蜘蛛丝、蚕丝等)因具有本征柔性的特征,在人工肌肉纤维的原材料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综述了人工肌肉纤维的研究进展,分别对人工肌肉纤维的驱动材料、工作机制、驱动方式、评价参数及智能织物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在最后对人工肌肉纤维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柔性人工突触:面向智能人机交互界面和高效率神经网络计算的基础器件
陆骐峰,孙富钦,王子豪,张珽
材料导报
2020,34(1 ):1022 -1049. DOI:10.11896/cldb.19100063
摘要
(
1656
)
PDF(pc)
(33655KB)(
708
)
收藏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机交互、感知系统、机器人及假肢的控制等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同时对复杂数据的处理和人机交互界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于目前基于软件系统和冯·诺依曼构架实现的神经网络,人脑运算方式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特点。因此,在硬件层面上模拟人脑的神经拟态器件,对构建新的运算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神经拟态器件能够将传感器数字信号转变成类神经模拟信号,有望实现与生物神经信号的兼容,构建智能、高效的人机交互界面。因此,神经形态器件受到了广泛研究,其相关材料、制备工艺和器件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例如基于晶体管和忆阻器的柔性仿生人工突触器件均实现了视觉信息处理、运动识别、类脑神经记忆等功能。
目前,虽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人工突触器件的工作原理得到了一定解释,但深入的机理仍有待挖掘:(1)针对生物个体间的差异,以及同一个体不同感知系统的差异,需要对人工突触器件突触后信号进行调控,以获得与生物神经信号更好的兼容性;(2)生物突触的树突结构,能够搜集、整合和调制时间和空间的信号,模拟树突的信号整合机制,将有助于改善多栅极人工突触晶体管的设计方案,实现对人工突触器件信号整合功能的调控;(3)目前多数研究是基于硬质衬底上的器件设计,对于在柔性衬底上的形变-异质界面-器件电子学性能的规律还有待研究,需要对应力应变下柔性人工突触器件的稳定性与失效机制进行探究。
本文归纳了柔性仿生人工突触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器件结构、材料选择、工作机理等角度进行介绍,分析了人工突触器件面临的问题和潜在应用领域。本综述期望为柔性人工突触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柔性压阻传感器
骆泽纬,田希悦,范基辰,杨鑫,樊天意,王超伦,吴幸,褚君浩
材料导报
2020,34(1 ):1069 -1079. DOI:10.11896/cldb.19100149
摘要
(
850
)
PDF(pc)
(8324KB)(
482
)
收藏
传感器是能将外部物理激励转换为电信号的核心器件。随着物联网、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与其适用环境的标准愈来愈高,全球的科学技术研究学者在不断地探索各类新型传感器技术。近年来,具有新材料、新结构、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器已被广泛报道,其材料选择、结构控制、制备工艺流程等技术不断完备。其中,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系列的外加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性能优异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线性度、大测量范围、快速响应和高重复性等特点。
传感器的微观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主要调控因素。传统的传感器表征测试方法只能静态地测量器件的结构,却无法在器件工作状态下实时地、动态地监测材料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原位表征测量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传感器性能提供了直观的实验支持。与此同时,单一传感器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技术需求,阵列化、智能集成系统成为未来传感器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传感系统不仅具备柔性压阻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功能,还将传感器与设计的集成电路相连,通过电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与处理,使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计算,完成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最终将数据传输到终端显示,展示出人体生理健康信息监测所需要的信息与智能化分析结果。
本文主要归纳了近年来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智能化进展,结合原位表征技术阐明了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机制,探讨了基于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智能系统构筑,最后展望了柔性压阻传感器与多功能智能传感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智能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及发展瓶颈
张小艳, 孙元, 李慧, 陈振斌
材料导报
2020,34(15 ):15163 -15173. DOI:10.11896/cldb.19070026
摘要
(
762
)
PDF(pc)
(4544KB)(
1088
)
收藏
印迹聚合物(IPs)具有结构预定性、长期稳定性、广泛实用性和特异识别性等优点,且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便,在分离科学、固相萃取、色谱分离、药物控制释放、化学传感、环境检测、电化学,膜分离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模板的精准分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该类材料将进一步成为材料领域的又一个研究热点。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IPs是高度交联的聚合物,其虽然具有稳定的结构、识别性强等优点,但是分子识别简单、机械,缺乏必要的“柔性”,对外界的刺激条件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导致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解吸率、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难以平衡,进而限制了其在产业化分离中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们的研究兴趣逐渐转移到能够赋予传统IPs“柔性”的智能印迹聚合物。
将智能聚合物(SPs)与印迹聚合物(IPs)相结合,可制备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即智能印迹聚合物(S-IPs)。它不仅具有普通印迹聚合物的特异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性和形变可逆性等特性,这使得其吸附及解吸性能更加优异,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S-IPs的研究已取得系列成果,已成功制备出温敏性IPs(T-IPs)、磁响应性IPs (M-IPs)、pH敏感性IPs (pH-IPs)、光响应性IPs (P-IPs)及双重敏感性IPs (pH-M IPs,pH-T IPs,T-M IPs,P-M IPs等)和多重敏感性智能印迹聚合物,在药物递送、生物技术、分离科学、传感器等众多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对S-IPs在作用机制和制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发展S-IPs所需突破的关键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钛基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进展综述
李启泉,李岩,马悦辉
材料导报
2020,34(3 ):3142 -3147. DOI:10.11896/cldb.19030262
摘要
(
1414
)
PDF(pc)
(12798KB)(
385
)
收藏
形状记忆合金凭借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成为了重要的金属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和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二元近等原子比镍钛合金是最为成熟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但是镍钛合金难以在很高的温度环境下(>100 ℃,373 K)实现应用。以航空航天、核反应堆等为代表的高温服役环境迫切需要具有高相变温度(>373 K)且综合性能良好的形状记忆合金,因此,发展高温形状记忆合金是本领域面临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以新型钛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合金化元素设计,获得具有高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形状记忆材料,发展出Ti-Ta基、Ti-Zr基、Ti-Nb基、Ti-Mo基等新型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体系。在满足高温相变特性的基础上,这些合金体系体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例如Ti-Ta基合金利用Ta元素有效抑制ω相的析出而提高合金塑性,Ti-Nb基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成型能力。此外,以Pd、Pt、Au等贵金属为合金化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相变温度,加入Sn、Al、Ga等元素则可以适当降低相变温度,并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Ti-Ta基、Ti-Zr基、Ti-Nb基、Ti-Mo基等主要钛基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体系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合金化元素对合金相变温度、形状记忆效应、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各类合金的性能优势及缺点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退火温度对Ti-50.8Ni-0.1Zr形状记忆合金丝记忆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叶俊杰, 贺志荣, 张坤刚, 冯辉
材料导报
2021,35(4 ):4118 -4123. DOI:10.11896/cldb.19100010
摘要
(
633
)
PDF(pc)
(5145KB)(
555
)
收藏
用拉伸试验、差示扫描量热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退火温度对Ti-50.8Ni-0.1Zr合金丝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350~400 ℃和600~700 ℃退火态Ti-50.8Ni-0.1Zr合金丝呈超弹性(SE),600 ℃退火态合金丝的平台应力最大(483 MPa)、残余应变最小(0.1%),350~400 ℃退火态合金丝SE稳定性最好;450~550 ℃退火态合金丝呈现形状记忆效应(SME),500 ℃退火态合金丝的平台应力最小(190 MPa),450 ℃退火态合金丝的残余应变最大(4.9%)、SME稳定性最好。600~700 ℃退火态合金丝的塑性高于350~550 ℃退火态,但强度低于后者;400 ℃退火态合金丝的抗拉强度最大(1 489 MPa),650 ℃退火态合金丝的伸长率最大(35.1%)。退火态Ti-50.8Ni-0.1Zr合金丝的断口形貌呈韧窝状,属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韧窝处存在第二相颗粒和孔洞,退火温度对断口形貌的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生物质基温敏智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刘德乡, 刘武, 叶志会, 吴志平
材料导报
2019,33(19 ):3336 -3346. DOI:10.11896/cldb.18070135
摘要
(
1015
)
PDF(pc)
(2639KB)(
1028
)
收藏
温敏材料是重要的智能材料之一。虽然温敏均聚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敏感性能,但其力学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部分温敏均聚物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LCST)难以改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当温敏聚合物与其他基材复合或接枝共聚时,可以有效提升温敏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改变物料组成及配比可以调节温敏材料的临界温度,拓展其应用范围。
制备温敏智能材料的原料大多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随着石油资源日渐匮乏,人们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资源。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资源丰富、可持续利用的优点,特别是其含有羟基、胺基、醚键和羧基等活性官能团,可以提供多种活性位点,与温敏单体接枝共聚来制备温敏材料,是一种很好的温敏材料基材。已成功应用在生物质温敏智能材料中的生物质原料包括纤维素、纤维素醚、半纤维素、木质素、壳聚糖等。然而,制备生物质基温敏智能材料的接枝共聚方法单一,传统的自由基共聚制备的温敏材料存在温度响应范围窄、产生温敏均聚物较多且难分离以及制备的材料形态单一等问题。生物质温敏材料的接枝共聚方法已经从最初的以引发剂引发的普通自由基聚合发展到可控性较强的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ingle election transfer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ET-LR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法(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FT)等接枝共聚方法。温敏接枝单体较多,其中研究最多的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N-isopropylacrylamide, NIPAM),其具有明确的临界溶解温度,且最低临界溶解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差不大,它与生物质材料一起制备的温敏性膜、温敏性水凝胶和温敏性微球等在药物释放、组织工程和工农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详细归纳了生物质大分子制备温敏材料的方法,对这些接枝共聚方法的特点进行总结,同时介绍了制备温敏材料涉及的温敏物质、温度响应机理以及生物质基温敏智能材料的应用,最后总结了现阶段生物质基温敏智能材料制备及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天然高分子基刺激响应性智能水凝胶研究进展
范治平, 程萍, 张德蒙, 王文丽, 韩军
材料导报
2020,34(21 ):21012 -21025. DOI:10.11896/cldb.19080216
摘要
(
1748
)
PDF(pc)
(10434KB)(
454
)
收藏
天然高分子基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生物学特性,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深入研究,而柔性器件、仿生材料等尖端产业的迅猛发展则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应用领域。刺激响应性水凝胶是指在周围环境刺激下凝胶网络发生形变、相变,进而产生溶胀-收缩或凝胶-溶胶转变的一类智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异响应性的官能团、材料与天然高分子的结合,通常是赋予凝胶刺激响应性的主要方法。
传统水凝胶材料虽已有产品面世,但部分产品仍存在以下问题:(1)含有大量合成高分子材料,且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复杂、能耗大、成本高;(2)凝胶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不理想,不适用于体内植入物等高端医用领域;(3)凝胶成型后性能单一且不可变,无法做到“智能”响应外界刺激,使用领域严重受限。
与传统水凝胶相比,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因拥有空间、时间上的敏感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产品具有多重、可变、可控的性能,大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近年来,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蓬勃发展,则为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增添了新的机遇。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天然高分子基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开发具有优异基础性能并兼具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的高端生物医用材料;(2)注重天然高分子结构改性,赋予材料多重刺激响应特性,制备具有多功能、可多领域应用的水凝胶;(3)新的非接触型刺激源的开发与利用;(4)已知具有确切疗效产品的临床转化。
本文根据不同刺激源(物理刺激、化学刺激及生物化学刺激)重点介绍了以天然高分子为基底材料,具有温度响应、光响应、压力响应、电响应、磁响应、pH响应、氧化还原响应、离子响应、糖响应及酶响应水凝胶的设计方法、行为机理及其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该类水凝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的钎焊材料开发与智能钎焊技术创新系统工程
何鹏, 林盼盼
材料导报
2019,33(1 ):156 -161. DOI:10.11896/cldb.201901018
摘要
(
931
)
PDF(pc)
(2425KB)(
623
)
收藏
近年来,依赖于科学直觉与试错的传统材料研究方法日渐成为制造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瓶颈。革新材料研发方法已成为国际新材料研发的趋势。材料基因组技术是材料科学技术的一次飞跃,是新材料研发的“加速器”。钎焊过程的复杂性和随机性使得钎焊材料的设计开发相比普通材料更加复杂、研发周期更长,“材料基因组计划”作为先进材料开发的崭新模式也应及时应用到钎焊材料性能优化及开发中,这对促进钎焊技术尤其是智能钎焊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基因组技术包括高通量材料计算、高通量材料实验和材料数据库三个要素。大规模的高通量计算可提供大量而系统的数据,高通量实验方法可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验证,材料数据库的建立则可实现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的有效集成,使其相互补充的同时相互验证。三要素协同工作,可以使得材料研发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验结合更加紧密,加快材料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过程,降低新材料的开发成本。
开发新型钎焊材料除考虑材料本身的性能外,还需要考虑钎焊材料与母材物理化学性能的匹配性以及连接过程中钎焊材料与母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扩散和新相形成)。钎焊材料与母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除了受到连接工艺(连接温度、保温时间、压力、气氛等)的影响之外,还与钎料和母材的成分有直接关系。因此,相比于普通材料,钎焊材料的设计开发过程更加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新材料的研发周期更长,有必要尽快启动钎焊材料基因工程。开发高通量计算软件、高通量实验方法(高通量制备及表征)及数据集成系统是实施钎焊材料基因工程需解决的三个基础问题。
目前焊接智能化的发展多集中在熔化焊领域,如弧焊、激光焊等,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是,钎焊全过程智能控制的发展相对缓慢,现有研究多集中在钎焊设备及钎焊过程控制方面。钎焊材料制备是智能钎焊的重要组成部分,钎焊材料基因工程的实施将促进钎焊技术的智能化进程。智能焊接尤其是智能钎焊的技术进步可大大简化和缩短新型钎料的试验验证过程,同时能够在过程中搜集到更多实时数据,丰富数据库,因而反过来又会对钎焊材料基因工程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本文论述了材料基因组技术的三要素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材料基因组技术应用于钎焊材料开发时需考虑的影响因素及需解决的关键共性基础问题,并且阐述了钎料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钎焊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4D打印技术:工艺、材料及应用
张雨萌, 李洁, 夏进军, 张育新
材料导报
2021,35(1 ):1212 -1223. DOI:10.11896/cldb.20030128
摘要
(
1693
)
PDF(pc)
(5519KB)(
1376
)
收藏
自1980年以来,3D打印就掀起了一片研究热潮,其凭借高使用效率、出色的表面分辨率和一步生产方面的高效率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电子学、自愈技术、工程应用以及仿生学领域。但3D打印技术存在难以打印复杂的结构及抑制应变控制的尺寸变化和各向异性行为的技术难题。为了克服其打印尺寸复杂性和不灵活性,人们引入了4D打印的概念。4D打印是基于智能材料、3D打印机和设计的跨学科研究,与3D打印产出的静态结构相比,4D打印产出的是一个动态结构。4D打印允许3D打印的结构响应外部刺激(例如温度、光线、水等),并随时间改变其形状或功能,从而使打印的产品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形态,而是呈现多样化。
自2013年首次概念化以来,4D打印就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第四维度赋予了设计生命力,它使用刺激来驱动智能材料形状记忆效应的转变。智能材料是对环境敏感的材料,包括聚合物、合金、水凝胶、陶瓷和复合材料等,它们在热预应变、水吸收、电磁辐射活化、磁场、电流和电压、溶剂和pH值等外部环境刺激下,随时间发生自我变形、自我组装、自我分解、自我修复并更改属性或功能,呈现出变化多样的形态特征。4D打印通过模仿自然过程(花朵盛开、植物的变化和向日葵运动等)、探究材料的近似特征,在药物输送、可穿戴电子设备、时装、自动折纸结构、传感器和其他工程应用中被广泛尝试,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本文聚焦于4D打印中使用的材料系统和4D打印的具体应用,简要概述了4D打印的历史、定义、原理和基本要素之后,详细介绍了4D打印材料的系统分类,阐述了4D打印技术在生物仿生、生物医疗、折纸结构等相关应用领域的发展与挑战。最后,介绍了4D打印的趋势以及新领域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渝ICP备12006835号-3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923号
版权所有:《材料导报》编辑部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邮编:401121
E-mail:editor@mat-rev.com